老挝石油-老挝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1.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比较
2.跪求 木材涨价 文件
3.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现在没有发达国家?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比较
GDP :2003 年中国GDP总量为1.08 万亿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达4794.04 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计算 GDP,20043年中国GDP为49660 亿美元,印度为24320 亿美元。2004 年中国人均G DP 牗 PPP牍为4329 美元,印度为 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10.3%,印度为6%。 印度已经落后中国一大圈 时间:2005/03/11出处: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3月5日一期发表文章对比中印两国的发展,正标题为《巨大的差距》,副标题为《如果这是一场赛跑,那么印度已经落后一圈》。文章摘要如下: 城市面貌差距明显 相隔几年重访北京或上海,你会对眼前的变化感到目不暇接。走出新机场,新的高速公路就把你带进市区。路边不时出现一些新的高楼大厦,以前熟悉的建筑物似乎在水泥丛林中消失了。中国部分地区也许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建筑高峰期。 而回到德里或孟买,却一切依旧,令人有点沮丧。机场惟一的变化是拥挤的移民大厅里的排队系统有所改善。通往市区的道路即使在夜里也严重堵车,卡车上印着“请鸣笛”的标志。在交通堵塞的路段,残疾人和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隔着车窗乞讨。也有一些新的建筑物或新的公路,在德里,还出现了一条崭新的地铁。但是,正当邻国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时候,印度从外表看几乎仍然是老样子。 要衡量这种差别是困难的。印度人说,中国的统计数字是那些想给上司留下好印象的地方官员编造出来的,这些统计数字不可靠。可是,从广义上讲,这些统计数字所显示的趋向以及它们所说明的问题————中国超过印度————是合乎情理的,而且也符合眼见的事实。反对用统计数字作依据只是印度人否认中国超过印度的一种做法。 许多印度人很不耐烦,认为外国人只看到机场和乞丐等落后的一面,却看不到印度取得的许多成就———包括印度最近高速发展的经济。连一些外国人也忍无可忍,不知道那些外国人为什么要透过这种低效率和贫穷现象来看印度所取得的成就,不知道他们的东道主如何能长期在这种低效率和贫穷的背景下谋求发展。中国的变化给他们提供了敲打印度的棍子。 中国GDP十年来增长更快 可是,在中国也有乞丐,数据方面的差距也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用人均购买力来衡量,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超过印度。自那以后,两国经济都有了飞速的增长。印度的GDP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5.6%,从1991年至2003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5.8%。中国的增长是可以比较的,但起点高得多,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9.3%,从1991年至2003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9.7%。 由于印度人口增长率高得多,人均GDP差距变得更大了。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长8.5%,而印度只有4%。因此,2003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按目前的美元汇率折算————是1100美元,而印度只有530美元。鉴于两国不久前还大体相当,这种差距是令人吃惊的。考虑购买力因素进行调整后,中国的富裕程度比印度超出70%。 从“千年角度”研究两国情况的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认为,两个世纪前,中国略富于印度,但自那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比印度穷。按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印度人均国民收入从1820年的533美元增长到1913年的673美元,而中国却从600美元跌到552美元。到1950年,印度人均国民收入是619美元,而中国只有439美元,尽管从绝对数字看,中国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额仍然排在印度之前。自那以后的每个十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都超过印度。 这一发展的一个结果是,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印度的人口和GDP在世界总人口和总GDP中所占的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而中国的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4降到1/5。在20世纪里,中国经历好几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在1958年至1961年又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人为的饥荒。自1980年起,严格控制生育的政策遏制了人口增长率。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总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考虑购买力因素进行调整后————已经从1913年的8.9%增长到2000年的11%,去年又增长到13%。 国际贸易差距很大 用国际贸易来衡量,两国之间的差距就更大。在1990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1.9%,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1.6%。到2003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5.8%,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5.3%。去年,双向贸易增长36%,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贸易额与GDP之比增长70%以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接近那个数字。而印度的贸易额与GDP之比只增长23%。 印度的贸易也增长很快,去年增长16%。即使如此,印度去年的双向贸易总额只有1500亿美元左右,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年占份额不到1%。连续三年,中国贸易增长的部分都超过印度的外贸总额。这意味着两国在全球贸易系统中的分量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改变了相互间的看法。印度出口商在两年前担心中国的竞争可能是他们的末日,现在却担心中国实现硬着陆可能会破坏正在发展中的一个大市场。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印度的将近五倍,在2004年增长2070亿美元,到年底达到6100亿美元。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已经成为富国经济论坛中的一个重要伙伴。根据它自己提供的数字,中国去年在全球商品贸易增长中占12%。 印度贫穷人数比中国多 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担心正在出现的贫富差距,但是,经济迅速增长已使生活在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大大下降。据世界银行说,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数(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在1981年到2001年期间减少了大约4亿人。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戴维·多拉尔说:“贫穷已经基本上消灭了,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但印度还没有消灭贫穷。据印度提供的数字,印度贫穷人数在17年至2000年期间减少6900万人,但仍有2.6亿人仍然生活在贫穷中。世界银行估计,35%的印度人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而只有17%的中国人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数字,中国营养不良的人数在1990—1992年期间有1.94亿人,十年后已经减少到1.42亿人。在印度,相应的数字是2.21亿人和2.16亿人,说明其营养不良的人数仍占世界营养不良人数的1/4。印度大约47%五岁以下的儿童体重过轻,而中国只有10%。印度的婴儿死亡率是65‰,而中国只有30‰。印度人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是63岁,而中国人是71岁。印度的成人识字率是57%,而中国是91%。 在联合国开发署设计的人类发展指数中,中国得分0.745(满分为1),在177个国家中名列第94位,而印度得分0.595,名列第127位。然而,值得引人注意的是,用这些基本生活标准来衡量,中国的起点比印度高得多。 当然,如果说人们可以从一大堆混乱的数据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来说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的话,那么,这个统计数字很可能就是妇女文盲率。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中国87%的成年妇女识字,而印度只有45%。许多东西都是随女孩接受教育而来的:全家更高的健康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以及更长的寿命;更有生产力的工人;以及对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的推动
跪求 木材涨价 文件
2月1日晚,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农业贸易专员及商务专员们与中国木材流通协会的有关负责人在广州聚会,记者获悉,“第二届中国(广州)木材木制品进出口贸易大会暨投资论坛”将于今年9月举办,欲推动中国木材木制品企业与海外的供应商购商建立更直接的合作关系。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进口国,但是去年开始,原材价格升幅过大,处历史高位,冲破了下游家具生产厂家接受的心理底线。”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今年进口木材的价格仍然会看涨,尤其在俄罗斯7月1日上调未加工的原木出口关税后。
国际原木供应量日趋减少
据其介绍,俄罗斯在去年4月已经开始实施新政策,对未加工的原木出口关税提高6.5%,达到4欧元/立方米。今年7月1日调整后,出口关税将提高10%,达到6欧元/立方米。
中国木材流通协会相关人士透露,2006年,传统的木材出口地大洋州和东南亚进一步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本国森林的政策,限制木材出口。如去年3月,缅甸的封关使原木市场雪上加霜,俄罗斯更直接以关税形式遏制出口。广东最大木材市场鱼珠国际木材市场去年进货量便比2005年下降24%。
目前国内木材需求量在年4亿立方米左右,以后还会逐年递增。但国内最大的限量只能提供2.2亿立方米,木材供求缺口在1.8亿立方米左右。
原材料节节吃紧,加上油价、运输、仓储费用也亦步亦趋地上涨,使下游的家具生产和木制品厂家利润空间更加紧缩。
商家“抱团取暖”联合购
涨价对作为中间供应商的木材市场商家而言,寻找新的货源渠道是最重要的。木材流通协会有关人士指出,商家可将眼光转向越南、老挝及欧洲各国,寻找新的战线。据悉,欧洲材种2005年下半年进口形势看好,预计今年商家会增多。此外,亦有商家转向来自非洲的材种。在运输成本增加、货源偏紧、价格上升的形势下,张健民呼吁,经营商家应联合购,统一运输,统一分销,统一结算的形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此外,张健民还建议在广东成立专业的木材进出口、加工物流园区。广东的木制品行业已形成专业产业配套,产业转移较难度,实现规模效益就显得尤为必要。
由于木材市场供应偏紧,进口木材价格升幅较大,从而拉动了上海木材市场整体价格的上升,一些木材价格升幅甚至连续达20%以上。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木材市场供需缺口很大,每年木材总需求量约3-3.2亿立方米,实际可能供给量约为2亿立方米,年均缺口总量数额很大。原材料减少,基材涨价直接导致地板价格的提高。从去年9月开始,2个月里多数地板价格涨了3次,但也有个别对涨价持慎重态度的大品牌在去年三季度并没有涨价,却选择在四季度开始调价。地板厂商选择淡季涨价,不排除是为了迎接2007年上半年的销售旺季积蓄能量和空间,届时原本涨上去的价格很可能再次受竞争影响,以让利的方式回馈消费者。
而今年,我国建材市场需求仍然不少,木材市场年消费量还会有所增加。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国内生产的木材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目前,除国家加紧营造人工林、取各种木材节约措施和发展木材代用品之外,就是进口木材。预计,2007年木材价格涨幅会逐渐减少,总体涨幅不会超过8%,木材价格将逐渐稳定下来。地板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非常不错。目前,中国木地板行业的相关企业已有3000家,从事木地板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相关人员达到100万人,木地板产值约为450亿元人民币。2005年中国木地板总产量超过3亿平方米,比2004年增长18%。中国现已是木地板的产销大国,已从10年前强化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的进口国成为现在的出口国。今后5年,中国木地板行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
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现在没有发达国家?
20世纪下半叶的政治格局是延续的战后制定的体系,最后分割到了冷战,到最后苏联&东欧的崩溃。故而,整个20世纪各国的议价能力包括这么几个:
战后体系的话语权。
2,政治阵营的选择和扮演角色。
与核心国家(美苏)的外交关系。那么,事实上南美国家在以上三点上都不具备什么优势,战后体系中拉美的话语权远远称不上有影响力,整个第三世界捆绑起来才勉强发出一点声音(我朝是装第三世界,不算)。
在政治阵营中一直是单纯的“稳定工具”而存在,左翼激进的拉美国家和左翼偏中的拉美国家间的政治形态的动荡,一直是美苏在西方后院的博弈筹码。故而,在各自政治阵营中,拉美国家均是没有什么主导能力的棋子角色。而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他们和核心国家的关系也很难达到相对高层次,对等的对话层面。。而这一切在冷战结束前后才由于世界经济产业变革的动力,使得格局有所改变。但是在后发优势上,拉美国家比不过议价能力更高的亚洲国家,亚洲的政治态势才是整个新世纪的对话主体,故而,在上世纪末到可以预见的未来,拉美国家的战略扩散基本上只能局限在本区域,不太可能有太多世界性话语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