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油价什么时候调整-菲律宾 石油
1.次贷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2.请问今天大盘下挫是什么原因?
3.国家石油利益的代表——国家石油公司
4.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5.看马来西亚人嫌贵的油价到底有多“贵”:行摄东南亚
次贷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美国经济衰退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图文)
--------------------------------------------------------------------------------
发布时间:2008-09-05 12:49:35
内容摘要:美国经济衰退给世界经济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东南亚经济蒙上一层阴影。美国经济虽然是影响东南亚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已经不是唯一的因素,东南亚各国正在积极面对,努力摆脱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促进本地区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东南亚,经济衰退,影响
进入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前景不佳。连续几年增长的美国经济在去年遭遇较大挫折,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信贷紧缩,进而引起经济放缓,并进一步造成经济衰退。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经济衰退必然会影响到全球经济。在这样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下,美国经济衰退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东南亚经济?一度增长迅速,被世界经济寄予期望的东南亚各国能否抵制外部冲击,独善其身?
一、相互依存的东南亚与美国经济关系
在经济上,美国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相互依存来形容。在总体发展脉络上,可以以冷战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来划分时间流。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和遏制前苏联,对东南亚国家进行各种形式的援助,并向东南亚国家开放市场,而新独立的东南亚各国为了尽快摆脱原殖民地的影响,先后采取出口导向和第二代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积极争取美国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此时的东南亚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而且是一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加快了本地区融合的步伐,东南亚各国区域内贸易和投资速度加快,经济发展迅速,虽然在经济上仍然采取争取美国资金、技术和市场的战略,但同时也在尽量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性,对内注意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和独立性,对外积极利用日本、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资金和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是东南亚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1990~1996年间,东南亚各国GDP增长率平均达到7%~8%左右。在这段时期,东南亚与美国相互依存的经贸关系也发展迅速。但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以沉重打击,也影响到东南亚各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
(一)贸易往来
20世纪90年代前期,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的货物贸易发展迅速。1990~1996年间,东南亚六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从271.82亿美元增加到638.81亿美元,增长了135%。同期,东南亚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从189.54亿美元增加到422.36亿美元,增长了122.8%。1992年到1996年间,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这四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就从0.44亿美元增加到4.67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同期从美国的进口额也从0.26亿美元增加到6.74亿美元,增长了近30倍。东南亚国家开始成为美国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详见表1)。
1997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东南亚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相互贸易额曾一度下降,双边贸易额从1997年的1192.85亿美元减少到1998年的1127.64亿美元。随后几年呈起伏波动态势,但从2001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1201.73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685.08亿美元(详见表2)。
具体分析,可以看到在东南亚各国与美国相互贸易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尼位居前列。而越南和柬埔寨与美国的贸易增长则尤为迅速。1998年,越南和柬埔寨与美国的贸易占东南亚10国对美贸易总额的比例分别只有0.7%和0.3%,但到2006年该比例却分别增加到5.74%和1.34%。
从贸易收支上看,在20世纪90年代,东盟对美国贸易一直保持顺差,顺差额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到2006年间,东南亚各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累计达3844.04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对美国贸易顺差增长较快。1997~2006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从1.02亿美元增加到74.66亿美元,增长了72.2倍之多(详见表三)。
(二)外来投资
在投资方面,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五国一直是美国在亚太投资的一个重点地区,仅次于日本。2000~2006年间,美国在亚太地区直接投资总额为21475亿美元,东南亚五国就达3909.6亿美元,占18.2%,仅次于美国对日本的投资4771.29亿美元(22.2%)。
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时间不长。从表3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东南亚的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在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增长明显。
二、东南亚与美国经济关系的新变化
相互依存的东南亚经济和美国经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开始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呈现出波动和下降的趋势,东南亚国家对日本和欧盟的贸易依存度也是呈现同一趋势。1997~2006年,东盟国家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出口额占东盟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从20.4%、12.3%、13.4%下降到12.9%、10.8%和12.6%。尤其是对美国,除2003年和2005年略有回升外,近十年来东盟国家对美的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具体到单个东南亚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明显下降,而印支国家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却明显增加。1990~2002年期间,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美贸易占其对外贸易的比例分别减少13.2%、6%和3.1%,而柬埔寨、越南和缅甸则分别增加59.91%、4.9%和10.9%,马来西亚也增加了3.3%,印度尼西亚和老挝则变动不大。
从投资上来看,在2001年前,东南亚国家对美国、欧盟直接投资的依存度有上升,而对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依存度却下降了。1997~2001年,美国和欧盟的直接投资占东盟外来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从14.59%和18.67%增加到25.23%和47.43%,增长幅度较大,分别增加了10.64和28.76个百分点。2001年后,东盟国家外来直接投资来源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东盟国家对美国、欧盟的直接投资的依存度下降了。2001~2006年,美国和欧盟直接投资占东盟外来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从25.23%和47.43%下降到7.4%和25.5%,分别降低了17.83%和21.93%,降幅巨大。
三、美国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东南亚各国对于美国经济的依赖,实际上已经大大减弱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力也就必然有限。从美国经济衰退的历史也可以看出,此次的美国经济衰退,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统计,美国自1970年来,总共有七次经济放缓,其中有五次被定义为衰退。据统计,1974~2001年间,美国经济每衰退一个百分点,就会影响到亚洲衰退0.28个百分点。然而,对美国的数次经济衰退进行仔细分类,可以发现,如果是受到大范围的全球经济影响而造成美国经济衰退的,比如20世纪七十年代的油价上涨,那么美国经济的衰退就会产生较大的溢出效应;但是如果美国的衰退是由国内问题造成的,比如20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存贷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衰退的溢出效应则要小的多。目前的经济衰退是由去年美国国内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而引发的信贷紧缩,衰退只是在信用市场上,和20世纪九十年代的经济衰退有共同之处,我们完全可以说目前的经济衰退对东南亚影响不大。
从表7可以看出,自去年夏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仅仅只是在次贷危机最严重的11月和12月,文莱、菲律宾、新加坡和越南对美国出口略有降低,而在2008年初始又重新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扬,而且波动幅度都在5%之内,属于正常的小幅振荡。
从投资上看,近几年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已大大减弱,所吸纳的美国直接投资在东南亚国家得到的所有外资中的比例也逐年降低。2006年东盟国家所吸纳的所有外来投资中,美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仅仅只占到7.4%,排名在欧盟、日本,甚至是东盟区域内投资之后。即使是在2005年,美国对东南亚国家投资在东南亚国家吸纳外资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14.9%锐减到7.3%,东南亚经济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还比上一年增加6.6%。
总的来说,亚洲金融体系是好的,只有个别国家是明显的金融过热,但是并没有全局性的传染。就算是东南亚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有所降低,但也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政府调控。东南亚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看各个国家如何处理自己国家的内部事务。各国如今都在加强宏观调控,外汇汇率也有更高的调整弹性和空间。不仅如此,东南亚各国近几年都普遍建立起了足够的外汇储备以抵御外来的冲击。通常说来,通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而建立起外汇储备的国家,防风险能力要强于利用外资而建立起外汇储备的国家,这是因为任何形式的资金抽逃都会减少外汇储备,从而使本国处于危险之中。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是采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来做为其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减少了本国受外来信贷市场危机冲击的可能性。
四、东南亚经济前景
2008年,由于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持续波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增长率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连续数次调低世界经济的预期增长率,据4月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7%,美国的增长率为0.5%,欧盟的增长率为1.4%,日本的增长率为1.4%。近几年来,整个亚洲经济在中国、印度两个大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一直保持着较快速度发展。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和印度两国GDP合在一起,是亚洲GDP总额的55.3%,对亚洲地区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东南亚地区经济和中国和印度经济的联系正在增强,1997—2006年间,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和印度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例分别从2.7%和1.3%增加到8.7%和2.5%。而且,中国和印度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也急速增加,1997年~2006年,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增长达到十倍以上。尽管2008世界经济前景暗淡,但是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预计中国的增长率为9.3%,印度的增长率为7.9%。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带动下,2008年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仍将达到8.2%,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将仅仅略低于2007年(6.3%)0.5个百分点而达到5.8%。
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导致的世界经济疲软,必然会对东南亚国家的外部需求造成影响,需求的减弱,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和投资都将有所下降。虽然如前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东盟经济的影响有限,但目前仍不能排除东南亚各国经济将会面临着信贷紧缩和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由于国际金融信贷市场对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扩大的担忧,必然会导致美国市场的风险投资下降,多余的国际游资可能转投亚洲地区。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会加剧各国货币升值的压力,推动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目前全球油价居高不下,东南亚各国物价普遍上涨,这都将会给东南亚地区经济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由于东南亚地区近年来加强了与中国和亚洲地区的经贸联系,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会进一步促进东南亚与亚洲经济的融合。《东盟宪章》已正式签署,东南亚地区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这也意味着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通胀率将会有所上升,但仍然控制在一个比较温和的水平,各国货币将会继续升值,坚挺的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消费品价格上升的压力。因此,东南亚各国对外贸易仍然能够保持增长的势头。总的而言,东南亚宏观经济形势仍然是好的。
五、东南亚各国的应对措施
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困境,东南亚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挑战。白2007年1月加入WTO,越南经济在去年大幅增长了8.5%。越南对短期金融的依赖性日益增长,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越南的金融风险性有所增加。为此,2007年开始,越南政府采取了灵活的汇率机制,2008年1月,越南央行在两年之内第一次宣布提高官方利率,并在3月再次把越南盾对美元的每日交易波幅扩大到1%。不仅如此,越南还积极开展经济结构改革,吸引外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在2008年1月~2月期间强势增长了56%。柬埔寨在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是9.6%,增长点主要分布在服装业、建筑业和旅游业。因为宏观经济稳定,结构性改革正在继续,预期2008年柬埔寨总体经济良好,柬埔寨政府目前正在大力着手减少贫困,扩大经济增长点并大力扶持开发私有经济。为了实现2010年加入WTO的目标,老挝政府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改革以改善投资和贸易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和扩大私有经济。目前,老挝经济中的私有成分正在增加,注册的私有企业在过去3年增长了12%。近几年,缅甸政府采取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改革,主要是在农业和金融业上,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改革。今年,由于受到政府支出和能源出口价格增长的推动,缅甸的GDP仍然会保持适度增长。
由于国内政治前景不明,泰国2007年的国内需求不高,经济增长率仅为4.8%。2008年,新政府顺利履职后,在2008年前三个月,泰铢对美元升值了7%。尽管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带来全球工业国市场的疲软,泰国的出口将会放缓,但是现在泰国出口市场多元化,出口仍有复苏的可能。泰国政府在今年3月宣布一揽子政策方案以刺激内需,强劲的内需势必会抵消出口的放缓。2007年是印尼经济自1996年来最好的一年,增长率达6.3%。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个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增长以及净出口的增长。今年,由于出口增长缓慢,贸易顺差会进一步降低。今年以来,为了抵消全球油价和食品价格上升的影响,印尼政府提高了对燃料、电力和食品的补贴。马来西亚制造业发达,特别是电子电器业,吸引了外来投资总额的一半。在对外贸易方面,去年出口和进口分别仅增长了大约4%,是近几年来增长最为缓慢的,这是由于电子电器的国际需求疲软。今年,为了应对美国的经济衰退和全球需求疲软,马来西亚政府提高了对柴油、汽油和主要粮食产品的补贴,并大力鼓励、推动国内需求作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菲律宾去年经济增长是近三十年来最快的一年,达7.3%。外来投资在去年增长了9.3%,通货膨胀率下降到了2.8%。今年,菲律宾政府继续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但是,由于今年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扬,净出口额将会有所下降。为此,菲律宾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国内需求,作为今年GDP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新加坡经济表现不佳,GDP增长仅为7.7%,商品出口仅增长了10.1%,通货膨胀从第一季度的0.5%增加到第四季度的4.1%。2008年,为了缓解由于美国经济衰退而造成的外部需求减少,新加坡大力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并借此推动国内需求。从目前来看,新加坡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态势很好,国内需求旺盛。尽管2008年新加坡GDP的增长将会放缓,但预期仍有5.2%左右的增长。
作者: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云华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郑蔚康 来源:《亚太经济》
参考资料:
两座大山压顶 海外股市“折腰”
再度冲击100美元的油价以及对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前景的忧虑,主导了昨日海外股市的交易。在这样“两座大山”的重压下,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到英国伦敦的各大股市21日再次竞相“折腰”。日经225指数昨天重挫2.5%,跌至16个月来谷底;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暴跌4.2%,令本月的累计跌幅达到15%,接近近十年来的最大月跌幅;英国伦敦股市中盘大跌1.4%,巴黎股市则下挫1.9%。新加坡股市昨日出现近一个月来最大跌幅,海峡时报指数收跌2.7%,是10月22日以来最大跌幅。中国台湾股市收跌197点,跌幅2.3%。澳大利亚股市也下跌0.6%,至2个月以来最低点。其他地区股市也纷纷走低,印度股市下泻3.5%,印尼股市跌2.1%,菲律宾股市跌0.9%,只有新西兰股市微涨0.1%。
从10月16日至今,沪深两市股指跌幅均在20%左右。而在此轮调整行情出现前后,基金多有主动减仓现象,同样握有上市公司大量股权的大股东们也“顺势而动”减持。据统计,从10月16日至今,共有49家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减持公告。其中,汕电力A、ST泰格、德美化工等公司的大股东对公司股票的减持幅度更是达到5%。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两市股指处于震荡调整阶段,股价的相对高企及对股指未来走势的担心使得上市公司大股东都迫不及待地将其持有的“虚拟资产”变成真金白银,而限售股的相继解禁则为大股东减持提供了契机。
股市连续调整,使得前期被单边牛市而掩盖的市场波动风险逐步暴露。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披露的数据,两市已有29只开放式基金的单位净值跌破1元。其中,已有3只基金(包括2只QDII基金)跌破0.90元关口。即便考虑分红因素,上述事实也意味着,那些在面值附近认购上述29只基金的持有人,必须直面其严峻的短期账面损失局面。所谓的“新产品不败”或是“1元面值基金更便宜”这两大基金“神话”,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近期5000点保卫战中多方暂时胜出,但并未形成群情激昂的持续反弹。相反由于成交量的匮乏,5000点作为市场高度认同的 “铁底”,似乎有向“围城”演变的趋势。在年末这样一个具有传统性弱势特征的时段里,牛市延续的憧憬与盘面弱势的现实正在成为矛盾
国家石油利益的代表——国家石油公司
(1)国家石油公司的兴起和发展。
国家石油公司是指那些由国家投资组建、以实施国家战略目标为使命的石油公司。世界上曾有80多个国家成立过国家石油公司。目前,国家石油公司仍然在世界石油工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国际大石油公司一并成为世界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主力军。在发展过程中,国家石油公司也曾经历私有化浪潮的冲击和洗礼,但其中的一些坚持至今,它们已经发展壮大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1922年阿根廷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石油公司以来,国家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重要性不断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并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动力量。
20世纪初,政府对石油工业的介入意味着国家石油公司的萌芽。这期间重要的事件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同英波(斯)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的前身)签订长期购油合同,英国政府进而控制了公司51%的股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管理高加索地区重要油田的国家机构;法国政府为接管一战战败国德国的部分石油权益,倡议建立了法国石油公司;意大利政府为寻找石油资源组建本国国家石油公司。
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创建国家石油公司的先驱。20世纪初,以“七姊妹”为首的国际大石油公司逐步建立起全面控制整个西方世界石油的勘探、生产、加工、储运、贸易和价格一体化的石油垄断体系。发展中国家不甘于长期受制于国际大石油的控制和剥夺,收回石油主权运动也从此发端。阿根廷1907年和1918年先后在打水井时发现了石油,政府专门成立石油矿产局以开发油田,这个机构后来改组为国家石油公司(YPF),负责石油的国内外勘探开发活动。
1938年,墨西哥政府没收外国公司在墨西哥的石油资产,实行国有化,把石油业务交由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经营,由此产生了第一家现代模式的石油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之后,随着非洲独立运动的开展,收回石油主权和建立国家石油公司的浪潮又在非洲兴起。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成立在当时的西方世界曾引起强烈反响,遭到英美石油公司及其政府政治上的威胁和经济上的制裁。但是,墨西哥人民和国家石油公司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坚持下来,在20世纪60—70年代陆续发现一系列油田,成为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世界上又诞生了一批国家石油公司。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让西欧国家大量使用中东廉价石油,促成西欧能源结构迅速从煤向石油转变。而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大多控制在以美国资本为主的石油“七姊妹”手中。为了打破外国公司对本国石油市场的垄断,保障本国能源供应,一些西欧国家先后建立起本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法国于1945年成立石油勘探局,在本土和法属殖民地找油。1966年该局发展成为经营石油勘探的公司ERAP,1976年发展成为埃尔夫—阿奎坦公司。1953年,意大利经过近3年的酝酿,在AGIP等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埃尼集团。1950年,奥地利在英美法苏四国结束对奥地利占领的时候,建立起国家石油公司OMV。
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上国家石油公司涌现的高潮期。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纷纷成立国家石油公司是这一轮国有化浪潮中最重要的事件。在此浪潮推动下,许多中东资源国都先后实现了石油工业国有化。其中,阿拉伯各主要资源国基本上采取逐步提高国家参股比率的办法把外国人掌握的石油资产转为国有。委内瑞拉等国采取先取消租让制,继而接收外国石油资产的办法,把接管来的石油资产交给新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管理和经营。有些国家,如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甚至完全实行了国家石油公司对本国石油工业的垄断,不允许外国公司插手。这是世界石油工业的一场大革命。它使长期以来通过租让制掌握资源国石油资源,控制石油生产,垄断世界石油市场,操纵石油价格的石油“七姊妹”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石油上游工业中被撵了出去。由此,世界上绝大多数石油储量和产量转到了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的手中。
20世纪70年代接连出现的石油危机和高油价,给石油消费大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促进了一些发达国家国家石油公司的建立。日本的石油供应基本上来自中东,依赖于外国公司,为了保障石油供应,日本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日本石油公团,着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政府还积极赞助私人企业到国外去开发石油。加拿大是个产油国,但是它的石油生产和销售掌握在以美国资本为主的外国公司手中,为了对本国石油市场有所控制,加拿大也成立了加拿大国家石油公司。
石油危机促进了欧洲北海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勘探和开发。英国、挪威、丹麦等发达国家和马来西亚、菲律宾、刚果、安哥拉等先后成立国家石油公司来保障本国石油权益。一些发展中国家石油进口国,如斯里兰卡,在高油价冲击下也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来控制本国石油市场,减少国际风险。
(2)国家石油公司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家石油公司不同于一般的国有或国营石油公司,不仅是国家所有的公司,而且具有代表国家、维护国家权益、为国家总体利益服务的基本特征。各国成立国家石油公司的背景和目的各不相同,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发展中的石油出口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是在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代表政府全面接管所有的外资石油公司,对其资产加以经营管理,并进而发展本国的石油工业,为振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类,石油依靠进口的国家成立国家石油公司,是为了打破外国石油公司对本国石油供应的控制和对本国石油市场的垄断,从战略上保障本国的石油供应。
第三类,油气资源国成立国家石油公司,是为了代表政府同外国石油公司打交道,受政府委托经营管理石油资产,收回曾经被西方石油公司廉价占有的油气资源。
国家石油公司的作用趋向于发展并服从于当时政府具体政策的要求。比如,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石油公司,其经营活动常常是从石油工业的低技术领域,即销售部分开始;然后,延伸到相近的技术较复杂的领域中,如炼油;最后,进入最高技术领域的勘探与生产。这成为国家石油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模式。
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几十年来,国家石油公司的自身规模和实力都得到了加强。这期间,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出于提高石油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的石油利益和解决自身投资不足等种种原因,国家石油公司出现了私有化和加强国家控制两种不同趋势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起,石油领域的私有化从欧洲兴起,波及了整个石油领域。英国带头领导了向私有化的转变,废除了英国国家石油公司,转向私营。私有化的倾向很快得到加速和扩展,并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雷普索尔公司、道达尔公司、埃尔夫—阿奎坦公司、新加坡石油公司、加拿大国家石油公司和秘鲁国家石油公司及意大利埃尼集团。
在石油工业私有化运动中存在两种趋势。一种是类似英国、阿根廷石油工业的私有化,是政府放弃对本国石油工业的控制,国家资本退出石油工业,取消国家石油公司。另一种是石油资源国对本国国家石油公司的私有化,反映的是对石油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石油工业的开放,旨在搞活国家石油公司,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加快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使国家石油公司为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其石油工业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为政企分离,对国家石油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使其提高效率和效益,但政府保持对国家石油公司的控制权。上游欢迎外资参与勘探和开发,由国家石油公司代表国家维护石油资源的权益;下游开放油品市场,允许外国公司参与竞争,但国家通过国家石油公司对石油进口和市场价格实行一定的控制,对一部分“包袱”性资产予以出售。种种迹象表明,世界范围的石油工业私有化仍将持续,但是,国家石油公司不但不会消亡,而且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拉美地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如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秘鲁、厄瓜多尔等,为了振兴本国石油工业,恢复和发展经济,都逐步放宽或解除了对本国能源部门的垄断控制,推出一系列石油业开发措施,积极鼓励引进外资与对外合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的石油工业开始对外开放,为外国石油公司和资金、技术介入开辟了新的合作空间。甚至像沙特阿拉伯这样自20世纪70年代实现石油工业国有化以来就一直不允许外国石油公司进入本国勘探开发市场的中东产油大国也开始出现政策松动的迹象。上述国家放宽对本国石油工业的管制、开放本国石油市场的做法为国际大石油公司跨国经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然而,近几年来,伴随着世界油价的不断攀升,尤其是从2003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的石油国有化呼声日益高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无疑是20世纪石油资源国为保护自身石油权益进行斗争的延续和升级。查韦斯领导下的委内瑞拉政府,不断调整石油投资政策,并通过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逐步实现国家对其石油产权的全面控制和石油资源国有化。玻利维亚、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也积极响应,不同程度的通过国有化加强了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控制。
综合分析国家石油公司的成功案例,多数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都有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后盾。政府在外交、政策、税收、金融等方面对国家石油公司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国家石油公司代表国家对本国的油气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维护国家权益,利税上缴国家。
其次,都依托上游逐步建立起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实力大增。通常石油储产量是国家石油公司的最大优势。世界上拥有石油储量最大的10大石油公司都是国家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初创之时,下游非常薄弱。以前,国际大石油公司都是在发展中国家开采石油,然后把原油运送到发达国家去炼制和销售。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大石油公司虽然失去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油气田,却依然控制着世界石油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石油公司不得不把原油卖给它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墨西哥、伊朗、科威特等国的国家石油公司下大力气发展下游业务。它们不仅在本国大力发展炼油和销售,而且还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开拓业务。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不仅在国内拥有6座炼油厂,而且在国外拥有11座合营炼油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德国、瑞典各有一家从事下游的合资公司。下游业务能力甚至超过了一些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过20多年的奋斗,上述5家公司的原油加工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1998年在世界炼油能力最大的企业中分别居第8、3、10、13和15位。1998年OPEC成员国国家石油公司的炼油能力总计达5.2亿吨,油品销售量达6亿吨,彻底打破了跨国大石油公司把持炼油和销售的局面。
其三,以国际化经营带动公司快速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公司打破只在本国范围内“守摊”的局限,先后走出国门,到国际大舞台上去参与竞争。在上游参与全世界油气资源的再配置,在下游争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并以国际化促进上下游一体化。在这方面,科威特国家石油总公司(KPC)、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都是比较突出的。例如,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国际化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0—2000年,国际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由零上升至31.3%,并以此带动公司的各项业务和整体实力的根本性改变与提升,在2006年度世界500强中排名第86位。
历经几十年的摸索发展,各国国家石油公司凭借其资源禀赋优势,凭借其多年来在石油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积累和储备,凭借其在开展国际合作和跨国经营中的丰富经验,已具备相当雄厚的实力,成为世界石油舞台上一支颇具影响力的“国家队”。
面对未来,国家石油公司除了发挥其上游优势外,都在努力加快一体化进程和跨国经营步伐,调整和改革石油工业结构,增强自身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初期起到20世纪50年代,国际资本市场开始在资本的国际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活动表现出如下特征:
1、国际资本市场推动国际资本由欧洲涌入美、澳等当时的新兴市场国家
一般认为,古典金本位盛行的1870年到1914年的50年间,国际资本保持高度流动性,并大量由欧洲涌入美国和澳洲等地区。1914年前后,英国的年平均资本流出量占GDP的5%到9%,法国的资本流动占GDP的2%,德国为3%左右。而在资本输入国中,澳大利亚的资本流入占其GDP的9.5%,加拿大的资本流入占其GDP的6%。
2、公共机构是国际资本市场活动的主体。当时的国际资本市场活动主要表现为:借款国家政府和部门大量向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资本市场发行固定利息债券;美国的债权人在国外建立子公司,通过持有过半数的股权(或独家经营)对其进行控制等。
3、国际资本市场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尤其是国际债券的利率随时间及国别的变化而出现大幅度调整。
4、资本流动因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宏观经济状况变化及突发性政治经济事件而初现上升和下降的大起大落。1929-1933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萧条,导致普遍的债务违约,严重打击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活动。30年代,在货币贬值预期普遍存在和战争及政治迫害等因素的影响下,资本运动大部分采取了短期资金外逃的形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范围的私人银行贷款和证券投资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资本无法突破地域限制,更多地表现为在货币发行国境外的流动,市场交易行为也大多发生在国外,即欧洲美元交易。
该时期国际资本市场活动的特征是:
1、国际资本市场活动停留在欧洲市场及欧洲货币的范畴。在战后废墟上崛起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构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同时,该体系的核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协定则明确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规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初期,各国普遍对资本流动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严格控制下的资本绕开管制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动,形成了欧洲资本市场的雏形。欧洲资本市场既是银行间市场,又是政府筹措资金的市场,同时还为大公司提供借贷服务,商业银行是该市场的核心。欧洲资本市场资金来源广泛,数额庞大,以多种兑换货币计值,充分满足各种借款需要,商业银行经营自由,贷款灵活简便,资金安排迅速。
2、资本流动形式集中表现为官方援助和直接投资。在二战结束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资本流动的主流是大规模的国际援助,以及逐渐复兴的直接投资。二战后欧洲重建计划引起了庞大的官方资本流动。美国政府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的第四援助计划导致美元大量流入欧洲。从1945年7月1日到1955年6月30日,美国在马歇尔计划下,向联邦德国提供贷款38.7亿美元,1945年12月,美国与英国签署财政协定,美国向英国提供37.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3、美国在主导官方资本流动的同时,也成为私人资本流动的主体。根据OECD的国际资本市场统计,1951年,国际债券的发行总额为9.954亿美元,其中,在美国市场发行了9.226亿美元,占国际债券发行总额的92.69%,整个50年代,美国为国际债券发行提供了71.601亿美元的资金来源,占当时融资总额的78.21%。进入60年代后,美国商业银行纷纷扩大国际业务,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开设分行,这些银行利用其持有的巨额资金,积极发展信贷业务,为欧洲货币市场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 1973年,随着汇率制度由固定向浮动的转变,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逐渐解除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控制,国际资本流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该时期对资本流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及石油美元的产生。
1、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自70年代起开始取代煤炭,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极不平衡,美国、欧洲和日本所生产的石油不到全球总产量的20%,其石油消费量却占全球总消费量的70%,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石油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表现。
中东国家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1960年9月,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建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致力于改变长期形成的油价过低的不合理局面。70年代起,OPEC成员国通过参股和收归国有等措施,逐步掌握了自己的石油资源。
70年代初美元汇率下调,西方工业国的制成品价格相应上涨,由于石油贸易以美元计价结算,石油出口收入跟随美元汇率持续下降,石油生产国蒙受重大损失。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成员国一方面加快石油生产国有化进程,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石油价格从此前的每桶3.01美元提高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1979年1月,OPEC再度提高油价,把每桶原油定价调整为14.327美元,到1981年10月,国际市场油价上升到每桶34美元。
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经济体遭受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灵活调整为这些经济体吸收这种外部冲击提供了可能。
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OPEC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顺差,1974年达651.7亿美元,1980年达928.4亿美元,1973年到1981年顺差累计达3360.7亿美元。这就是所谓的石油盈余资金,由于石油盈余资金大部分以美元表示,所以又称石油美元。
2、石油危机时期全球资本流动的特征
石油危机时期资本流动的特征表现为:
①石油美元的积累及流动推动了欧洲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OPEC成员国可供运用的资金中,约有三分之一投放在欧洲货币市场,大部分采取欧洲美元存款的形式。在1981年欧洲货币贷款总额900亿美元中,阿拉伯银行占了26.5%。所以,欧洲资本市场在提供渠道促使石油美元回流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
②石油美元的流动掀起了私人商业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的高潮,也为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长期、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资金需求快速上升。OPEC成员国组织为获得发达国家比较安全的资产,把大部分石油美元贷给了发达国家的私人商业银行。而70到8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停滞,名义利率停留在低水平,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利率则为负值,私人商业银行便增加对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获取更高的利息收入。石油危机期间,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活动显著增加,尤其是非OECD国家的筹资额成倍上升。
1982年后,OPEC成员国开始出现经常项目逆差,石油美元的累计过程被迫中断,这样,发达国家私人商业银行向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无以为继,发展中国家获得国际贷款的条件急剧恶化。 进入80年代,由于多数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沦为债务沉重的借款国,面临着债务还本付息的困难,资本流动开始显示出收缩迹象。
从1973年到1982年的十年间,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债务总额从1031亿美元增加到8420亿美元,每年增加18.8%,其中,政府贷款的年增长率为14.5%,私人贷款的年增长率为19.4%,私人信贷在贷款总额中的比例达60%到75%。在居高不下的外债总额中,短期信贷高速增长,国际债务期限明显缩短,浮动利率债务比例大幅度上升,到1980年已经超过全部外债的40%。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外债偿付压力不断上升,从1973年到1982年,还本付息额由179亿美元增加到932亿美元,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收入的比重(偿债率)由15.9%提高到23.9%,其中利息支付额占出口收入的比重由6.1%增加到13.2%。
在非产油发展中国家过度借贷、结构失衡的同时,80年代起,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该类国家偿债危机的爆发。1980年,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发达国家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开始下降,到1982年出现了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急剧恶化,进口需求大幅度下降,出口收入快速下滑,经常项目逆差上升,外债还本付息能力降低。
在西方国家经济持续衰退的同时,美国里根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出现了高利率、高汇率、高通货膨胀率三高现象。
由于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外债以美元计价的比例很高,美元汇率的上扬直接加重了该类国家实际的债务清偿即流向债权国的本金和利息的负担。
由于美国利率居高不下,其它发达国家也相继随之提高利率。七个西方主要工业国短期资金的平均名义利率从1979年的9.2%上升到1982年的12.9%,长期资金的平均名义利率从1979年的9.3%上升到1982年的12.4%。由于发展中国家浮动利率外债超过外债总额的40%,利率的上升导致偿债压力的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非石油出口国将多付40亿美元的利息,以此推算,巴西和墨西哥将为此多支付7.5亿美元的利息,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将多支付近200亿美元的利息。因此,1979年后,许多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借的新债主要用于支付利息。
在内外双重压力的作用下,1981年3月,外债总额为260亿美元的波兰政府无力偿付数额为25亿美元的到期债务本息,拉开了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债务清偿危机的序幕。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全部外汇储备基本耗尽,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9月,第三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巴西宣布急需175亿美元的新贷款来解决清偿困难;12月,阿根廷提出与西方债权者进行重新安排债务的谈判。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这场债务危机:在拉美,除哥伦比亚和巴拉圭外,其他债务国均相继要求延长偿还债务期限,在非洲,苏丹、摩洛哥、多哥、中非共和国、马达加斯加、扎伊尔、赞比亚等10国陷入债务危机的深渊,在亚洲,印尼和菲律宾也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解决债务支付问题。
债务危机爆发后,债务国政府、债权国政府、债权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渐遏止了危机的蔓延。但是,这场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时期国际资本市场活动特征表现为:
1、资本流动规模扩张极不稳定。80年代初期,资本跨国流动的总量由年融资近2000亿美元下降到1500亿美元左右,累计下降幅度超过20%。1984年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总额又出现大幅度上升,三年间累计升幅超过70%,表现出很强的不稳定性。
2、发达国家间的国际资本流动受债务危机的影响程度轻微,并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1982和1983两年,OECD国家的资本流入分别下降了14%和11%,下降程度略高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均水平。但是,1984年后,OECD国家的融资规模快速上升,资本流入数量超过了债务危机前的总水平。
3、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进入长收缩期。非OECD国家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在198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19亿美元后,进入长达6年的下跌期,年度融资总额一度下降到211亿美元,比1981年下跌近50%。一直到1993年,非OECD国家的资本流入才超过1981年的水平,达653.42亿美元。因此,在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收缩期长达10年,这刚好是拉丁美洲国家失落的十年。 1988以后,资本流动的规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的跨国流动进入一个新的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总额,由1988年的3694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8322亿美元,增长了一倍以上,到1998年,以国际债券发行、银团贷款和其它债务工具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额达12247亿美元,比两年前增长了近50%。
附表1 国际资本市场活动(1988-1995)(百万美元)
--- - - --------------------------------------------------------------------------
时间 国际市场筹资总额 年度增长率% OECD国家筹资总额 非OECD国家筹资总额
1988 369393 21.64 332318.1 26557.5
1989 385313.6 4.31 347776.2 24605.8
1990 361430.9 -6.19 316653.5 29358.8
1991 432500.4 19.66 379478.2 38022.7
1992 458255.1 5.59 404420.8 32960.2
1993 625835.9 36.57 539776.5 65348.2
1994 669702.1 7.01 587336 69992.9
1995 832243 24.27 732169.3 82412
-----------------------------------------------------------------------------------
资料来源:OECD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Statistics1950-1995
80到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市场活动最显著特征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具体表现为:
1、资本跨国界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幅度上升。
在资本流动总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资本跨国流动与其经济规模的相对比例显著提高,国际清算银行依据国际收支统计资料计算的证券跨境交易资料显示,1975年到1998年间,西方国家各类证券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总额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美国由4%上升到230%,德国由5%上升到334%,意大利由1%上升到640%,日本由2%上升到91%,其中,增长最快的时期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2、资本流动的速度快速上升,资本流动性达到很高水平。
在资本流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金融技术的日新月异,金融创新的大量使用,以及各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外汇市场的名义日交易金额的调查,到1998年4月,该交易额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比上次统计的1995年增长近50%,三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4%,大大超过1992到1995年的9%。显然,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的扩大在不断加速。
3、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以更有利的条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在本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再度成为资本流动的重要目标,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条件显著改善,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活动融通资金的国家越来越多,各类资本市场进入的障碍和藩篱纷纷消除。
4、国际资本市场的价格呈现趋同趋势,利率的波动具有明显的联动性。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趋于一致,不同国家的利率差距缩小。过去20年间,主要工业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差距不断缩小,进入90年代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央行基准利率一度收敛于6%的水平,尽管此后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但总体升降趋势基本同步,利差趋于稳定。此外,随着欧元的出台,欧洲主要国家利率水平率先趋同。
从利率水平的调整看,西方主要国家央行的决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几乎主要国家利率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快速响应。 综观国际资本市场市场的百年变迁,我们发展,推动国际资本市场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及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变动,国际贸易发展,金融市场内在需求及利率变动、金融创新及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资本帐户管理政策,国际货币体系,跨国公司,以及国际组织等方面。上述动力的属性又可以划分为: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人为推动两部分。
在一般情况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本身的推动力应归入客观必然性类别;金融活动快速上升产生的内在推动力则兼具客观必然性和人为推动两方面的属性,但是,相对而言,其客观必然性的色彩更强烈一些;在资本帐户开放进程中,发达国家的政策推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开放过程又是更多的国家对外经济贸易联系不断扩大的结果,因而同样具有客观必然性的一面;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国际货币关系的准则,其总体政策取向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意愿;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政策调整可以全部归入人为推动的范畴(详见下表)。
在上述分析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假设下,由上述七大因素推进的金融资本全球化进程总体上看是世界经济、金融活动规律调整的必然结果,但是,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意志,具有人为推动的一面。
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发展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的组成部分,资本运动的自由化意味着居民可以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也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可以购买外国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本国金融机构可以为外国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从而从内外两个角度进一步推动了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其最终结果是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佳化,这就是金融全球化的市场表现形式。
金融资本全球化进程属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收益分配的不均衡性。从全球资本流动的地域结构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在资本全球流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资本全球化布局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尤其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等相互间的资本流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资本多向流动趋势日益显著。即使是金融危机的大范围爆发,也不仅没有影响发达工业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活动,反而促使资本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流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最终目的地,大量持续的资本流入促使其金融实力超强发展,使其对国际资本市场未来格局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金融全球化以资本自由流动和金融贸易服务自由化等形式,促进了全球金融领域的竞争,推动风险报酬趋向于平均水平,并通过资产价格的迅速调整保持市场均衡与稳定。同时,资本自由流动促使金融中介机构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扩大技术转让的范围,其结果是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此外,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要求一国有关管理当局切实提高经济金融政策的可信度和有关政策组合的协调能力。
当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扩张仅仅是个开始,资本的全球化扩张还处于初始阶段。80年代后期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逐渐暴露出金融资本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但是,与我们传统认识相背离的是,即使不同资本流动工具的变动规模呈现此起彼伏的波动特征,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全球资本流动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融资的增长成为一种不断持续的行为。
看马来西亚人嫌贵的油价到底有多“贵”:行摄东南亚
欧元每升:
马来西亚=0.48;
中国=0.94
新加坡=1.33
泰国=0.91
印度尼西亚=0.58
菲律宾=0.87
美国=0.64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